调味品之王-酱油的起源与发展

在我国食品史上,酱的出现是极早的,史料表明在“春秋”时期,在《周礼》中就记载有“百酱八珍”。在《论语》中,孔子就讲“不得其酱不食”,当时确是“食不厌精”非常讲究的。但那时的酱多系“肉酱”,没有明确的文字资料说明是以大豆为原料制造的“酱”。

  最早以文字记录了用大豆制酱的,是在西汉时期,在史游的《急就篇》中有“芜荑、盐、豉、醯、酢、酱、芝、蒜、荠、芥、茱萸香”的词句,唐朝颜氏作注:“酱, 以豆合面而为之也”,这可能是我国古代以大豆和面粉为原料,酿造豆酱的最早记载。史游是西汉元帝时代的人,根据他的话说明,在公元前二世纪,我国的黄河流域中、下游-带,“豆酱”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了。

  东汉,崔实在《四民月令》这本古农家历中也说:“正月可作诸酱,上旬炒豆,中旬煮之,以碎豆作未都,至六、七月之交,分以藏瓜,可以作鱼酱、肉酱、清酱”。“未都”即“酱”也。“清酱”就是“酱油”。这可能是我国有关炒豆作酱法的最早记载。

  到了北魏时期,在贾思勰的《齐民要术》中,有许多“作酱法”的专章。

  在明朝李时珍编著《本草纲目》中,记载的“豆油法”非常完善地记录了我国古代酱油的制法。“豆油法:用大豆三斗,水煮糜,以面二十四斤拌,腌成黄,每十斤(黄)人盐八斤,井水四十斤,搅晒成油收取之。”从这个文献记载的生产流程看,明代的制酱方法与西汉史游在《急就篇》中的作酱法很相似。

  关于“酱油”名称的出现,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宋朝林洪在《山家清供》中记载有“韭菜嫩者,用姜丝、酱油、滴醋拌食,能利小水,治淋闭”,还有“嫩笋、小蕈、枸杞头、人盐汤焯熟,同香熟油、胡椒、盐各少许,酱油、滴醋拌食”。这说明在宋朝,酱油作为一种调味品,当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烹调了。

  20世纪中期以前,我国酱油生产长期停滞不前,工艺落后,设备简陋,劳动强度大,均为手工业作坊式的小厂生产。新中国建立后,国家经济迅速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随着酱油类调味品的消费不断增长,在20世纪50年代初市场上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。从20世纪50年代起,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使其工艺技术、产品数量与质量,不断得到提高。如以豆饼代替大豆,以麸皮代替小麦,利用优良种曲代替自然发酵曲种,以浸出法代替压榨法等多方面工艺改革,推进了酱油生产的发展,使年产万吨的大厂有几十家,名、特、优产品数量增多,如广东的老抽、生抽(广东人把淡色酱油称为“生抽”), 湘潭龙牌,上海海鸥牌,天津红钟牌,厦门水仙花牌,福建琯头豉油炼膏,浙江舟山洛泗油等,其色、香、味、体各具特色,有的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。目前一些大、中型厂工艺比较先进,实现了机械化生产,小厂多数做到半机械化,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小厂,特别是分散于乡、镇及边远地区的仍为作坊式的生产状况,落后面貌亟待改变,足应引起我们更大的关注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酱油生产虽渊源于我国,但发展相当迅速。现在日本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酱油工厂和先进的技术设备,酱油工业在日本已成为现代化的发酵工业之一,其新工艺不断涌现,生产水平不断提高,如原料中的全氮利用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65%提高到当前的85%以上。而我国与之相比尚有一定差距。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发展进程,提高酱油的产量和质量,以开拓更大的市场。